
上周一到五,大概是這幾個月來最累的一周了。期中報告與期中考擠在一起,用一天一個的方式輪番上陣,精神上及體力上都有點吃不消。可怕的一周終於結束,是否安然度過要等到期末成績出來才知道,但我知道週末外出爬山是最佳的減壓方式,早在一週前就與R約好去爬茶壺山。週五,早早入睡,只為週六有神清氣爽的心情上山。
週六,天氣陰,但沒下雨,已經是老天爺最棒的恩賜。
早上八點在台北火車站會合後,到八號出口附近的中正分局旁買了飯團當午餐,沒想到出入這地區頻繁的我,竟不知曉這邊有這樣的一間老店。
時間過的跟我們的腳步一樣悠閒,晃阿晃的來到台鐵剪票口,原來到瑞芳是不能用悠遊卡的,只有北上基隆這一直線才能使用。到自動售票機買了票,這一投幣一取票的動作,當年通勤桃園的回憶頓時湧上心頭,那份初入職場不畏虎的青澀阿,就在台北到桃園的反覆區間車中,逐漸圓滑。
區間車一路向北,途經南港、汐科、汐止,搭乘列車看著台北郊區,青山覆蓋了園區內的忙碌景象,火車逋逋向前走,鐵軌消失在視線的盡頭,放鬆的心情讓今天的旅程,一開始就是美好。而車廂中的時光,也在我們討論到底有沒有5678堵之間,畫下句點。
↓瑞芳站到囉~
到瑞芳後,要轉乘公車,站牌在瑞芳火車站對面,才早上九點鐘,站牌下就出現一條人龍,雖然景氣不好,天氣不晴朗,出遊的年輕人還是很多阿!到九份、金瓜石的公車很多,且班距很短,接駁的功能性很強,不過,我們要去的勸濟堂,雖然位在金瓜石內,但注意是要搭往"台北"的車子,不要傻傻的像我們一樣,一開始就衝上往"基隆"的班次。
來過金瓜石好幾次,但搭公車倒是第一次,山路蜿蜒著,山坡上好多小房子,如果晚上來我可能會嚇破膽。約20分鐘後,終點站─勸濟堂到了。一入眼,是一座超級大的關公像,彷彿是鎮山之寶,定定的保護金瓜石小鎮。
到茶壺山登山口前,還得先踢一段馬路,好在朋友同行,一路說笑倒也不覺得無聊。
↑ 馬路踢到一半,出現了這小眺望台,我們就當是熱身兼散步的往這小假山走去,視野很棒,台灣海峽就在眼前,往宜蘭方向看去,山脈延伸入海的感動,讓我想起了YA老師上週課堂上說的:「台灣是個海島,我們卻沒有發展出很好的海洋文化...」。每回從山上俯瞰台灣東北部的海岸線,都為那彎彎曲曲的弧線著迷,分不清楚,我是愛山,還是愛海。
好在,今日的山友是同道中人,愛大自然的程度更甚於我,當我360度的按下快門後,看見R望向海岸線的背影,突然有一種感覺:真好,凝視大自然的千變萬化,這股安靜的力量,有人懂。
↓ 海岸線的正中央,黃色的地方,就是有名的陰陽海。這景色,從小假山頭就可欣賞到。
晃悠了許久,終於要朝茶壺山邁進了,到此時,可是連登山口都還沒有走到呢!
茶壺山全線不長,前半段是石階,後半段夾雜些許碎石泥土路,不知道是這半年來爬山的密度比較高,還是每週瑜珈的訓練,這一路"之"字型的階梯我走來臉不紅氣不喘,心肺功能自我感覺良好。途中不時會見到快被這些階梯打敗的山友們,遙想幾年前,我在七星山爬不完的階梯上,也是肉腳一枚阿!
踩在整理的很好的登山步道上,環顧四周的林相,這區域的植被是芒草,芒草貼著山勢生長,因此山脈起伏清晰可見,這是小山真實的美麗,雖不若大山的氣勢磅礡,卻把我的精神餵得很飽足。
↓山的紋路,一清二楚。
↓ 走著走著,天氣逐漸變陰,遠方的大茶壺─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,壟罩在一片濃霧中。
好不容易,在我們蝸牛般緩慢的行進速度下(純粹是因為我ㄧ直拍照走太慢@@),茶壺山就在不遠的前方了。但接下來,坡度略陡,需要借助拉繩,才能順利的達陣。
↓ 這張我拍的不好。仔細看,中間有兩條繩索垂下,拉繩往上走,就可以到達大茶壺的壺底了。話說,我ㄧ邊拉繩一邊膽顫心驚,因為我的鞋子已達風燭殘年,有"助滑鞋"之稱;而一旁的R卻是三步併兩步輕鬆抵達終點。看來,今天我真的拖累他了!
從茶壺底到茶壺蓋上這一段路,對我來說真是困難重重,要先鑽進一個小洞穴,然後垂直上切爬出另一個洞口。聽起來沒什麼,但因茶壺蓋可以踩腳的只有一小方空間,我的腳一直抖抖抖,伴隨著慌亂的驚呼聲,總算是上了茶壺蓋。這時不得感謝一下R,沒嫌我大呼小叫太過吵鬧太過麻煩,人很好的拉我ㄧ把,我才得以有登高望遠的機會。
正常路線的茶壺頂,展望並不好,視線會被茶壺嘴擋到,身手矯健的R硬是帶我殺出一條血路,攀上攀下,活脫脫像兩隻靈長類。在克服了懼高後,竟也可以在茶壺頂悠閒的啃起飯團,吃中餐配金瓜石群山。
↓這風景就是中餐的配菜。這日天很陰,霧有點濃,拍出來的照片都灰灰的,我最近的爬山都走矇矓美風格阿! (嘆)
吃完午餐,喝水補給,再欣賞一眼良好的展望後,再度變身為靈長類,攀下攀上,回到了正規的登山步道,腳依然抖抖抖,我真是太弱了!
走出茶壺時,有一名媽媽正驚險的鑽出壺頂,因為展望太好,問了他友人一句:「哇,這裡好高,有沒有3000公尺阿!」我聽在心裡噗喫ㄧ笑,原來茶壺山升格為百岳之ㄧ了呢!其實,大茶壺只有海拔582公尺喔!
在大茶壺裡裡外外氣力用盡後,下山啦!順遊九份,吃了紅糟肉圓、阿柑姨芋圓,還遇到好多穿著入時的日本人、韓國人,對照自己爬完山後的一身邋遢,平平都是女人,怎麼差這麼多!
回程,屁股一碰到區間車的椅子,我就進入了休眠模式,連R在車廂內打翻了菊花普洱茶,還充當清潔阿桑整理事發現場,我都渾然不知。看來,我今天真的有累到。
天時地利人傑,舒服又開心的一天。
更多大茶壺,請看: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album.php?id=Osmunda&book=137
--
從九份下山的公車司機,真的是太帥氣了,簡直就是頭文字D的競速片段,可惜我們這側的車道沒有水溝蓋,要不然經典的壓水溝蓋過彎神技就要出現了。我們強烈懷疑司機使用高級的定速裝置,不論何種路段,只需要動動方向盤,煞車這種東西,是靠站載客時才偶爾用一下。
搭完這段山路,去六福村的錢都可以省下來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