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行程是這樣的:睡到自然醒→中午吃金城路上的屏東羊肉大王→山中湖+太極嶺+五城山O型郊山散步行。
中午在屏東羊肉大王吃了個心滿意足後,再度騎上已屆老年的小銀,由青雲路轉進石門路,下午的目的地是山中湖。三年多沒爬山了,挑了個離家機車車程約20分鐘的文筆山系,來個健康又簡單的O型郊山行。
這次規劃的爬山路線,從山中湖出發,走太極嶺步道登頂,然後接五城山,後回到山中湖。全程實際走完約2小時,整趟走下來,發覺這是座很美的郊山,未經修整的路徑呈現出與自然共存的山貌。走來有點像二格山,雖不若二格山的生態豐富,但太極嶺及五城山自有自己原始純樸的韻味。
起點「山中湖」,乍聽之下是很美的名字,賦予我諸多的想像,是否如同汐止的翠湖一般小巧可愛?!實際走訪,完全打破了我的自我感覺良好,原來這裡是座私人釣魚場,這山中湖只是個文筆山系中的大池塘;加上湖邊附設的卡拉OK設施,這裡一點也不像山中湖這個名字該有的樣子。
湖邊的步道指標很明顯,跟著「太極嶺」的指標走,剛開始是平坦的石板路,兩旁綠意滿溢,連日來的下雨過後,讓空氣中飄著一股清新,彷彿全身都被芬多精包圍一樣。
好走又平整的石板路,很快地就變成了泥土路,而這一路一直到太極嶺,都是這樣的路況。說實在的,我偏好走泥土路甚過於石板路,感覺上泥土路對生態的影響較小,且踩上柔軟的泥土,有股說不上的踏實感。
隨著小路蜿蜒,林相越發多元及純樸。間或有野生的芒草迎著風搖曳生姿,這時不免感嘆,已經有三年多沒賞芒、賞櫻、賞桐、賞螢。時間就在跟小屁孩打滾中不知不覺流逝,四季的變化在我的青春中暫時消失了三年;但孩子的成長及天使般的笑容也隨著時光推移,而悄悄地成為我最甜蜜的負荷。
不過,當今天再度走進大自然,這一切都顯得如此美好。
偶爾難得的悠閒午后,在郊山裡靜靜的沉澱,跟Ryan天南地北的聊著;說好像回到從前未免太過矯情,但人不就應該要好好把握當下,去體會身旁環境的脈動!
一路上,泥土路變成了石頭路與階梯路,由於這裡樹木茂密,路況呈現潮濕的狀態。石頭上佈滿了青苔,小草們很有生命力的從石縫中探出頭來。
走著走著,用著我們一貫不急不徐地步伐,我們來到了太極嶺下。望著這一路陡上的階梯,階梯旁是成列的櫻花樹,無怪乎太極嶺是賞櫻勝地。若到了櫻花季節,走在這階梯上,兩旁櫻花花瓣隨風落下,好不詩情畫意。冬季光禿禿的櫻花樹,倒也多了幾分蕭瑟的美感。
爬上階梯,景色豁然開朗,太極嶺是個展望相當好的制高點,可遠眺土城、樹林一帶的景色。今日陽光未露臉,視線帶點朦朧,但我跟Ryan兩人還是在這看著自己的家,看著平日走動的小城市,看著這平常喧擾的車水馬龍現在離我們好遠。
稍事休息後,繼續往五城山邁進。原先由太極嶺登山口一路平坦好走的路況,開始轉變為以石頭路為主,又窄又陡上的路途。大概是太久沒爬山了,我連走這樣的郊山都覺得很刺激,加上有點原始的林相,走來好不快活。
偶爾一個轉頭,也能發現楓紅已染上了山頭。
太極嶺到五城山這段路,走的是氣喘吁吁,終於來到了五城山頂,但這一路也不過半小時的光景。
今日走的這路線,有趣的地方在於每隔一段路,就有一個民間自己簡易搭建的休息區,五城山頂也不例外。這裡聚集了若干山友,都是附近的居民,從各個不同的登山口上山,在此遇到了就聊上幾句,人情在山上格外的濃烈。
五城山這裡有座新的電塔,遮住了往深坑方向的展望,有點可惜。要不然近景芒花、遠景城市火柴盒,倒也勾勒出一幅郊區城市的風情畫。
此時已下午三點,在五城山不多作逗留,向山友們問了往山中湖的方向後,我們便大步離去。在此,要跟著文筆山的路標前行,據說文筆山上可欣賞美麗的夕陽,但我們此行只想悠哉散步,或許下回再安排健走文筆山賞景。
自五城山往山中湖的路程,是一路緩下坡,主要是階梯路。路途兩側的林相開始變得較為整齊單一,似乎預告著登山口快到了。
下行途中,會遇一叉路,要記得往「翡翠湖」的方向,要不然就直上文筆山啦。
沒多久,在綠草如蔭的相伴下,我們走出了登山口,再次與山中湖相見。
擾人的卡拉OK聲依舊,湖邊的釣竿也依舊;而我們躲進山中的兩小時,讓我們蓄滿能量,精神飽滿的下山去。
整體來說,太極嶺到五城山這段路,可說是這趟O形散步的精華;而整座山可說無處不美麗,散發著大自然未經雕琢的美感。可列為常常來爬的郊山之一。
更多本日步道照片:http://osmundalin.pixnet.net/album/set/178350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