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東澳這一站,原本是明天的行程,但因今天先是錯過了和仁海灘,接著漢本海灘又莫名的不得其門而入,於是我們決定搭著傍晚的最後一班電車,要去尋找東澳灣。


↑從車站的二樓月台,可以看到遠處的東澳灣。

從漢本北上,經過南澳後,就是東澳了。東澳站比較特別的是,它的月台及鐵道都在二樓,所以一下車便可鳥瞰東澳街道,往遠一點的方向看,還能看到海,而那也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 ─ 東澳灣。


走出東澳站,正想找個當地人來問路,一旁坐在機車上的年輕人好像是看穿了我們的心事,騎著機車緩緩的接近我們,還不待我們開口,他就問我們:「你們是要去看海還是看河?」相當專業的問法。我們說要去看海,他很熟練的指明路徑後,我們踏上了在東澳的旅程。


原住民同胞真的很熱情,從和平的煙囪大哥到東澳的機車男,我都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很難得的信任。但換個角度想,這不就是人的本質嗎?是生活在都市的我們,在無形之中,喪失了主動互助的能力。


沿著東澳車站左邊的蘇花公路前行,遇到東澳路右轉,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鄉間小路。走了一段後,很猶豫要不要繼續走下去,因為路旁盡是田園風光。問了在馬路上騎腳踏車嬉戲的原住民小朋友,她說:「直走後在一個地方往左邊走。」我們繼續追問在哪邊左轉?小朋友很熱心的說要帶我們去。我們當然是婉拒了小朋友的好意,待會她娘親發現小孩不見了,我們就慘了!


↑迷路時,也可以發現美景。


跟小朋友道謝後,不久我們遇到了岔路,想起小朋友說要往左邊走,我們就跟著走。岔路之後又是岔路,在這個命運的交叉口,我們選擇了左邊的泥土路,看的到海就在前方,花了點時間尋尋覓覓,卻無路可抵達。這時我們開始後悔,應該要請剛剛那名小朋友帶路的。所以,在旅行的途中,千萬不要隨便婉拒別人的好意,這是從煙囪大哥跟小朋友身上學到的!



後來,我們走回原來的鄉間小路,伸手加大喊攔下了一名騎快車的少女,總算是問清楚東澳灣的路線。原來,在那個命運的交叉口,往右上橋後,便可巧遇東澳礫灘。上橋直走到底就是粉鳥林漁港,一個有「天涯海角」美譽的淳樸小漁港,但那並非步行可及之處,我們"呆"在東澳礫灘靜靜看海就好。





東澳礫灘由沙灘與礫灘組成,也因此海水不若崇德清澈亮眼。這裡的海水顏色比較深,有種老成的歷練滄桑。東澳灣的易達性較崇德海灘高甚多,從觸目可及的垃圾即可得知。東澳灣是午后閒散的好去處,釣魚者獨自垂釣,遠處有一群遊人黑點在移動,大海上緩慢行駛的船隻讓整個畫面生動許多。


崇德是孤寂寧靜,一人獨享美景;東澳是生機蓬勃,眾人分享希望。坐在岸邊欣賞潮起潮落,孤帆遠影碧山近,這樣的意念我算是感受到了。



↑東澳車站,是北迴鐵道上屬一屬二的大站。

回程,迎著東澳車站走去,熟悉感油然而生。快速搜尋回憶,恍然大悟,兩年前的此時此刻,Sunny Day的花東綠島行路過此地,但當時並不知道我們一行人跑在蘇花公路上;如今,真正"踏"上這片土地,兩年前途經的一瞬間,在今天的向晚時分深刻地回味了。一抹微笑,一點感傷。

走吧,該落腳了。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島上的琥珀 的頭像
    島上的琥珀

    島上的琥珀

    島上的琥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